2024欧洲杯官方_欧洲杯押注软件下载

图片
欢迎访问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!今天是

文明创建

当前位置: 2024欧洲杯官方_欧洲杯押注软件下载 - 专题栏目 - 文明创建 - 正文

感动襄汽十大人物事迹之八彭晓黎

——

来源:   作者:  审核人:  发表日期:2015-12-14  阅读次数:

彭晓黎,女,1983年出生,湖北襄阳人,武汉理工大学双学历毕业,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,网络工程师,讲师,长期从事电子技术类教学工作,军医妻子。做为教育管理者,她彰显着一名年轻干部应有的风采,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因她而荣获了2014年全市“青年文明号”团体称号;做为一名现役军人的妻子,她默默绽放出中国女性最坚韧的美丽,在她的付出下,夫妻虽然聚少离多,但是家庭的港湾永远是温情流溢。

选择军人,痛并快乐着

尽管结婚6年了,彭晓黎回忆起当初与丈夫认识的情形时,脸上仍然会挂着羞涩的微笑,仿佛又回到了相亲的那一天。军人在她心中的形象一直是高大的,是值得信赖的,当听说家里介绍军医给她认识的时候,她心里就一个劲儿的美。

“我虽然是一名医生,可是我首先是一名军人,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,部队上随时都会有任务的,我恐怕陪你的时间很少,你可要慎重考虑。”从刚开始建立恋爱关系时,彭晓黎的丈夫就时不时“告诫”过她,可男友话语的坦诚,清澈的眼神,挺括的军装,却更加坚定了她的选择,她调皮地笑着说:“当军嫂,我不怕。”不过做这个决定时她还是有着私心考虑的,毕竟男友的医院驻地也在襄阳,见面不会太难的。可是做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独生子女,她完全没意识到军嫂的“痛”有多大。

一场盛大的婚礼是每个女孩子最美的梦想,可是在两人婚礼的前两个月,新郎却接到部队外出执行任务。为了这个梦想,一个连自己一顿饭都张罗不好城市女孩子,就这样独自一人张罗起自己的婚姻大事。一头牵挂着班上几十个半大不小的学生,一头操心着双方几十口参与婚礼的家人。每当看到别人小俩口有商有量地讨论婚姻策划,而她的新郎却还一直不能确定归期,她甚至都心“痛”地做了延迟婚礼的准备。直至结婚的前一天,准新郎才风尘仆仆归来。可就就在婚后第四天,一个说来就来的部队任务取代了一趟商量已久的蜜月旅行。婚礼、蜜月,女孩子所有美好的梦想都成为“当军嫂”的牺牲代价。婚后,两个人单位虽同在一个城市,但是彭晓黎的丈夫做为部队医院的骨干,连续参加集训、扶贫医疗等任务,经常一个月见不了几次面,两个人彼此只能靠手机相互联系。有了孩子后,彭晓黎更加忙碌,尽管有自己的母亲帮衬着,可是一个女人真正需要的是有一个可以经常依靠的肩膀,哪怕再苦再累,心里也是甜蜜的,而这些对于彭晓黎来说也是一种奢望。

2013年10月,彭晓黎由于工作出色,被任命为襄阳汽车职院宣传部副部长,全新的领域,全新的环境,工作千头万绪。可谁年幼的儿子连续几天40度高烧不退,经过医生诊断小孩患上疱疹性咽峡炎。自己工作忙,丈夫却接到全部官民坚守岗位,迎接全军医疗评审命令。她看着孩子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,小脸烧得通红,无精打采,几天都因为咽喉部位大面积溃疡吃不进任何东西时,她心里“痛”,多想有丈夫坚实的肩膀让她靠一靠,当孩子乖巧地安慰妈妈“妈妈,没事儿,我不痛!”的那一刻,无助与无奈使她几乎崩溃。有时,她也想跟丈夫大吵一场,可连吵架的时候都不知道到哪里找他。

“虽然聚少离多,其实想想更甜蜜,每天都像是热恋一样期待着见面,痛并快乐着。”彭晓黎开朗地说。一个从小在城市里生活的女孩子,从简单的买菜做饭开始学起,短短几年时间,就把自己磨练成了洗衣做饭、养老扶幼的行家里手。军营生活锻炼着她丈夫,军嫂生活何尝不是磨练着她自己?

立足岗位,实现自我价值

“顾全大局、集体观念强,工作认真负责,是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。”是学院领导对她的评价。

在工作上,彭晓黎时时以军人家属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,谦虚好学,不怕苦不怕累,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。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时,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,她是大学毕业生,大孩子管小孩子,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。学生逃课上网,甚至顶撞,她经常被气的掉眼泪,可是做为教师的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和引导他们,不服输的她搬到学校了和学生同吃同住,时常去刺头学生家里家访,经过一年多的锻炼,她成长为学校“优秀班主任”,并于2013年10月担任襄阳汽车职院宣传部副部长。

担任新组建的襄阳汽车职院中层干部,她面临着从教师到管理者身份的转变,承担组建新部门的挑战,宣传工作对于工科专业的她来说是一个全新领域,一切都要从头开始,所有的工作都是千头万绪。做为全院最年轻的中层干部,很多同事都为她捏把汗,认为宣传工作务虚,出不来成绩。彭晓黎又拿出了“军嫂”不服输的劲头,为了能出色做好学院的每一项宣传工作,那段时间彭晓黎经常扛着照相机穿梭于学院开展的各项活动,“你怎么又晒黑了!”成为每个认识她的人跟她的打招呼的口头禅,为了及时发布学院新闻,她几乎天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学院的人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,她知道严谨的宣传工作,需要制度做为保障,于是在她的建议或是主导下,出台了《学院新闻危机处理预案》、《学院宣传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》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宣传制度;宣传工作需要实在的成果,避免务虚的导向,彭晓黎深知这一点,两年来她和她的团队先后发布涉及全院所有系部及处(室)的各类新闻346篇,整体规划和安装了一批学院亮化及宣传设施,先后策划拍摄了学院首部宣传片、宣传首组宣传照、学院首部青春励志的微电影《逐梦青春》。宣传需要发动多方力量参与,这样才能使宣传效果事半功倍,于是2014年在她的策划下,学院决定成立大学生记者团,她作为记者团的指导老师,负责统筹安排记者团的日常工作,带领记者团的团员参与各项采访任务,及时了解团员思想动态,为团员排忧解难,两年的时间里大学生记者团从最初的10人,壮大到今天的38人。目前大学生记者团在学院的宣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在她的努力下,宣传部获得了2014年全市“青年文明号”称号,成绩不易,个中艰辛彭晓黎却从不对外说道。

今年的9月25日是学院举行“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迎新晚会”的日子,也是她答应提前回家给孩子补过生日的日子。可当天因为不放心工作,彭晓黎没有提前离开,而是和记者团成员一直坚守照相、摄像岗位,到晚会结束。她在工作时让孩子姥姥先带孩子出去玩,自己尽快赶回来。等这个忙碌的、心怀愧疚的女人赶到医院治疗室时,听到的是儿子缝针时撕心裂肺的哭嚎和“妈妈,我要妈妈!”的呼喊,在院子里玩的时候,姥姥看不住孩子,孩子摔跤把整个嘴巴磕在了尖锐的台阶上,血流满面,彭晓黎听到孩子一声声的哭喊,她的心都是碎的。到现在一提起这件事,彭晓黎还是深深地自责自“要是稍微早点回去,就不会摔跤了,孩子也不会在脸上留下一个疤痕。”

“我是一名军人的妻子,我只希望能把工作完成好,把儿子带好、把家照顾好,不让爱人操心,让他能安心工作,我就满足了。”彭晓黎朴实的话语和高度的责任意识,充分表达的是一个军人的妻子、一名学院的宣传部副部长,一位稚子的母亲,一个新时代中国平凡女性最真实的心声。